陳偉佳博士
上次在同欄中淺談了橫向思維,有家長及讀者之後問及相關題目,想更深入了解及訓練橫向思維。我們培養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時,通常著眼於發展合乎個人能力及針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而言,傳統的思考方式屬線性思維,即以縱向發展、重視邏輯、以明辨事理的能力為主,尤其強調知識運用。而橫向思維則採用放射性的思考模式,鼓勵天馬行空、突破框架、發揮創意。
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式並非對立取代的關係,實際上是互相補足。縱向思維具有獨立性及多角度思考特色,亦融合了邏輯批判,即所謂「慎思明辨」。培育縱向思維可透過學習和訓練解決問題、掌握評估理據的方法,去辨識事情定義及法則,這些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當然最重要有厚重而廣闊的知識水平配合。
劍橋及牛津大學等國際著名學府的入學面試中卻常見有關橫向思維的問題。舉前幾年的一個例子:如果要用猴子做科學實驗,會選用多少隻猴子?一般考生都以看做甚麼實驗以決定數目作答,但如果從橫向思維出發,可以思考科學實驗成果若以生命換取,那麼犧牲一隻猴子是否也太多 — 即使為了科學發展亦不能危害生命。
橫向思維之父Edward de Bono在其演講中舉了一例:一間工廠的辦公樓原座落於佔地廣闊的兩層高大樓,為了更有效運用土地及擴充,計劃將舊大樓拆掉,另建了一幢12層高的新辦公大樓。員工搬進新址不久後開始抱怨,指新大樓的升降機數目不足且不夠快,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等候時間太長。公司於是找了外聘顧問提出解決方案:1. 搬回舊大樓;2. 額外安裝數部室外升降機;3. 另訂各部門不同上下班時間;4. 在所有升降機旁的牆身安裝鏡子;5. 繁忙時間採用限制升降機單數層及雙數層上落系統。Bono說選擇1、2、3、5方案表示你運用了縱向思維;如果選了4,則以橫向思維思考,能於考慮問題時跳出思維慣性。這工廠最後採用方案4,並成功解決了員工投訴。Bono解釋:「員工忙著在鏡子前整理自己儀容,或是在旁觀察別人。當他們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於等候升降機上,焦急的心情自然放鬆起來。不是大樓缺乏升降機,而是人們缺乏耐心。」
高中的跨學科知識的通識科本希望能訓練學生除了一般縱向思維外,同時也期望能發展橫向思維,使新一代得以培養出慎密而有創意的思維能力。可惜現行的考評制度未能好好配合,學生不能透過課程全面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老師亦只能依制度的指揮棒教學,但社會不同人士又對課程不滿而提出不同意見。所以業界應好好在這關節上思考一下,令教育發揮應有的功效,培養學生的橫縱思考能力 , 達到合「縱」連「橫」,讓思維馳騁。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外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