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成校長
教育局最近率領一眾校長及老師到東京出席「價值觀教育學習交流」活動。雖然筆者無緣赴日取經,但引發起筆者分享自己如何把中華文化滲透在價值教育中。
筆者學校最近把校園一條小巷命名為「思齊里」,並把它簡單裝飾一番,以推動具基督教和中華文化特色之「生命價值教育」。
學校在「思齊里」內豎起了一幅橫額,展示取自《論語》之一句說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醒同學務要謙卑,互相取長補短。學校還打算邀請校內取名「思齊」的同學及其家長一起為「思齊里」剪綵,以加強「見賢思齊」之信息。
「思齊里」的其中一個角落張貼了筆者希望同學於畢業前學會之文言格言,一方面推動文言文之學習,另一方面希望同學明白每句格言所表達之道理。
學校明白生活經驗是學習價值觀之最佳方法。因此,學校把價值觀之學習滲透於每個校園生活環節之中。
例如:透過各樣比賽來培養同學認識「一勝一負,兵家常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之精神,好讓他們學會勝不驕、敗不餒,並為自己所定下之目標而努力奮鬥。
又例如:透過推動同學一起建立班風,學校教導他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等格言,使他們學會彼此尊重、互相幫助、和而不同和自理等。
為配合價值教育之推行,學校定期舉行頒獎典禮,向在價值觀學習方面有表現的同學頒發獎項,並邀請他們在同學和家長面前公開分享。「思齊里」內還設有「道賢角」和「德育及公民教育電台」,分別以文字和多媒體之形式,記錄和分享他們一些值得其他同學參考的生命故事。
簡單而言,學校透過指導同學、經驗學習、分享和頒獎之循環來推動價值教育──以文言古訓來啟導同學學習價值觀,以校園生活作為學習價值觀之場景,以頒獎典禮、文字和多媒體之報導作為強法價值觀學習之手段。
盼望香港的價值教育在未來有一番新氣象,並為香港培養出具正確價值觀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