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孩子們,你可表現得成熟一點的

    鄭建德

    社會對少年人總有些附帶的形容,例如「年少無知」,又或是「少年輕狂」,當然這都是成年人的偏見,但少年人也得問這偏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在聖經中偉大使徒保羅對他的徒兒提摩太的教訓中有一句:「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教導當然有它的宗教意義,但借用來提醒現代的少年人,相信也很管用。

    少年人,請你在言語上表現得成熟一點。從正面說少年人說話比較率直,不拐彎抹角;但從另一角度看,年輕人說話不夠心思慎密,也不多考慮聆聽者的感受,忽略說話的後果;然而覆水難收,最後就算道歉也無補於事。近年說髒話的次文化彌漫在大學校園,甚至中、小學校園,叫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耳中聽、心中痛」。究竟何謂表現成熟的說話?說到底就是「尊重」,尊重聽你的人,不管他跟你立場如何不同,甚至政治取態跟你有多大分歧,也請你尊重他;並且尊重自己作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說話理直則氣壯,並不需要提高聲浪,又或是以髒話加強語氣才可顯示道理的。

    少年人,請你在行為上表現得成熟一點。年輕人沒甚麼包袱,行事常常「順心而行」,但說穿了就是「我行我素」。假如以「我喜歡」和「這才是真我」為行事風格的話,委實不夠成熟。究竟何謂表現成熟的行為?行事前除了考慮自己的益處,亦能考慮到身邊的人,甚至團體以至社會的利益,才算是成熟。年輕人常以為自己「一人做事一人當」,可惜很多情況下魯莽行事的後果並非一人能當。我曾見過有學生運動會的接力比賽,各隊健兒本來都是逆時針沿著賽道作賽,偏偏有一隊違反比賽規則,沿相反方向奔跑。細問原因,學生只是表示想做一些瘋狂的事,為在學生涯留下一些回憶,並表示願意承擔後果,被取消比賽資格及接受紀律處分。這些後果他們當然要負,然而學生並無想過其他參賽同學可能因這突如其來的行動受驚而影響作賽表現,且若有迎頭相遇踫撞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況且,這樣的舉動對學校紀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不能預計。

    孩子們,這個社會有一天都要交到你們的手上,我希望你們學習在言語和行為上表現成熟一點,凡事三思而後行,不需要為衝口而出的說話或是魯莽的行為付上沉重的代價。

    (作者為滙基書院(東九龍)鄭建德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