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威
相信大部份家長們都知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就算在中學裡,他們對教育和學校的態度,亦很明顯地會對他們的小朋友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在中學階段的時候,父母熟悉課本知識,在同學遇到學習困難時能夠幫助他們並非最重要。 相反,父母在談論學校和教育的看法與觀感時,所採取的角度和方式才是最重要。要給孩子最大的成功機會,他們必須有一種態度,要孩子們知道學校是一個具正面價值的地方,學習是一件積極而有益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去支持老師、支持學校和支持學習,那麼同學們將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少不免會遇上困難或不如意的事情, 孩子向父母抱怨訴苦告狀的時候,家長應耐心聆聽,但不要隨便表示支持或甚至於動輒向學校投訴。事實上,若只盲目支持自己孩子的投訴或抱怨,或甚在不明底蘊下隨意指責學校或老師的不是,會促使學生完全失去對學校及老師的尊重。在我早期作為教師的年代,曾試過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中向我說了些不雅的說話,我向那位同學作了紀律處分。 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他媽媽怒氣沖沖的來電話問我:「你做了甚麼會令我的小孩向你說不雅說話? 」,原因是同學向母親說謊編造了一個不是事實的故事。其實如果遇到孩子對學校或老師有投訴,最重要的是要與學校或老師作直接的溝通,以了解箇中真相和獲取更多信息,從而得出整個事情的事實。在對學校或老師作出指責之前,應先去聽聽老師他們說什麼,對學校及老師給予大力支持,才可以對小朋友整體教育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在我教育生涯中的許多時候,會聽到家長與學生一起討論及指責學校或老師的不是,甚至於告訴他們的孩子不必聽從老師說的,因為老師他們錯了,更甚者有家長聯同學生一起請病假卻去了外遊。其實如果允許學生經常抱怨學校,允許他們把做錯事的責任歸咎於老師,而不積極地向他們說明學校及老師們對教育的重要性,只會助長同學凡事諉過於人的壞習慣,對日後他們的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林大輝中學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