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小一入學面見:小孩內向怎麼辦?(下)

    徐區懿華

        上文提及天生內向的孩子不一定在小一入學面見中輸蝕。只要家長用適當的方法去教導小朋友,他們仍可以在面試中發揮所長。由嬰孩時期開始,主要照顧者用不同的方法去回應小朋友,已經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有些內向的小朋友像「含羞草」,可能相對敏感,對大人一些不是太有鼓勵性的回饋會立刻退縮;也有些是「慢熱型」,要慢慢觀察,了解情況,然後才有行動。

        對「含羞草」型的小朋友,有些家長會擔心小朋友接受不了批評,而只給予正面回饋。其實這恰恰犯了大忌,因為這只會造就出小朋友「虛假的自信心」。明明他做不到、不能做、不達標,但卻一直獲得稱讚。小朋友自己都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到真正面對挑戰時,就只有不斷逃避,令情況更不理想。

        其實要小朋友能面對挑戰,不會那麼容易退縮,最重要是一切都以平常心對待。多參與不同的體驗,汲取經驗,能把考驗變成生活中的一部份。在準備過程中,家長不需要太多提醒,例如:要這樣做、要那樣做。這些其實都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即使完成後,家長什麼都不說,孩子也會知道自己有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有沒有讓父母失望。孩子做得很好,用不着很誇張的盛讚,因為當你下一次沒有盛讚時,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好。當孩子做得不好時,更用不着急於批評。反而,多安排參與經驗,事前不用說些什麼要求,事後不用就着小朋友的表現給予任何回饋。問問孩子好不好玩,最享受那一部份,就最好了。要讚的話,可以讚賞孩子願意盡力嘗試、很投入等,這樣就夠了。每次都是這樣時,孩子不會覺得家長時時刻刻都在評價自己,心情自然會放鬆。在小一面試或日後的考驗中,也習以為常。享受過程,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實力。

        對「慢熱型」的小朋友也一樣。容讓他們一些觀察的時間和空間非常重要。近日有一項調查,顯示家長最常用的口頭禪為「快啲啦!」在生活節奏急速的社會中,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催促孩子。這也是令小朋友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空間,讓他們一步一步去適應社會節奏,相信他們定能更從容不迫地去面對各項挑戰。

        小一面試只是人生眾多考驗中之一,因家長太緊張小一面試,而不自覺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發展,反令他們更難面對日後人生中的考驗,得不償失呢!

    (作者為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