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東
已經越來越少身邊的朋友問自己有幾多日的暑假。現時大部份學校在暑假亦填滿了不同形式的學生活動、補課等等,老師們已不能像過去般享受悠長的夏日假期。身為校長,暑假亦正好總結過去,計劃將來,而在行政工作中少不免有招聘新一年教職員的工作。
我們都希望招聘工作能在暑假前完成,但事實往往未與預期般理想,若因人事安排或未有合適人選,面試招聘工作便要延至在暑假期間進行。現時直資學校招聘老師的工作與其他官津校都大同小異,而亦由於現時社會一般人認為教師工作薪高糧準;因此,雖然面試招聘仍會花一段時間,但尋找人材亦不如十多年前般困難。
然而,筆者就近年招聘經驗發現兩個現象;第一個現象是現時不少年青的應徵者已有不短的教學年資,並來自他們於不同學校任教的經驗。筆者遇過一位有八年教學年資的應徵者,就來自六間不同的中小學,他們理由大都是因為之前受合約形式受聘,約滿後因學校再沒有撥款而要尋找新工作。面對曾任教多所學校的應徵者,我們在過去往往多一重顧慮,唯在今天的大環境下,我們對這群老師亦需作多一層的理解,而在考慮聘用時試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唯相對而言亦增加了校長招聘時的難度及壓力,有時都會懷疑應徵者不斷轉學校的真正原因。這情況下,除了相信自己的眼光,可在徵得應徵者的同意下,向「行家」了解應徵者的表現及離職原因,減低請錯人的風險。
唯筆者對第二個現象的出現尤其感到無奈,就是發覺近年多了應徵者在簽約後不到任,更甚是只會以電話或電郵通知校方,並拒絕根據合約上訂明之條款,賠償校方損失,若校方再三追討下,應徵者更搬出教師團體作檔箭牌,指出團體中的「專業人士」建議他們可考慮將賠償爭議交法庭處理等等。雖然我們在制定合約條款時都曾徵詢法律意見,然而不少校長朋友最後會因行政工作煩瑣而放棄索償,只好收拾心情重新一次的招聘過程。事實上,我們縱然能理解老師(準老師)一時錯誤的決定,但難以接受是在錯誤後拒絕承擔責任,並且搬出百般理由,試問我們何以能將學生交託於一些缺乏誠信、拒絕承擔責任的老師。作為老師要言教身教,我誠心希望一些老師在簽約前考慮清楚,並不因一時的衝動,做了錯誤的決定;因為這樣最後會加重學校的行政工作,並需要承擔錯誤決定可能帶來的後果。
(作者為伯裘書院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