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文化之旅紀遊詩

    招祥麒

    中國文化院在半年以前舉辦了一個全港中學生中華文化大型徵文比賽,非常成功,獲獎的作品無論在主題內容和寫作技巧上,都很出色,後來結集成書,中國文化院院長、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看到原稿後,親自為作品集撰寫序言,表達對香港年青人的期許。

    剛過去的一星期,大會邀請了得獎學生及幾位評委參加了一次「中華文化之旅——探尋漢字之美」活動。筆者隨行,在旅途上為學生作了一次主題講座;同時,每到遊覽景點,紀之以詩,或即事興感,或即景抒情,玆選錄其中幾首,與讀者分享:

    中華文化之旅開營儀式聽營員講話有感

    豫地情懷別樣深,文明探索此中尋。華堂今夜聲回盪,雛鳳高鳴逗客吟。

    黃帝故里

    相攜新鄭禮軒轅,九夏翛然細雨喧。眼底青年關國運,同心同德是同源。

    具茨山

    我欲登山不見山,緣慳巖畫霧雲間。軒轅少日閒遊處,深樹迷途路幾彎。

    鄭公壹號大墓

    舉世競豪奢,有錢鬼推磨。滿眼暴發戶,衣冠禽獸多。德教誰有責,大官詆丘軻。惜哉鄭公墓,千秋一瞬過。喪制不逾禮,遺物證無訛。覧觀無暇言,悟此發浩歌。

    中國文字博物館

    一館能藏萬象森,溯源表末耐沈吟。誰人解得文和字?文字卻愁古與今。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尚鬼殷人俗,炭火灼龜卜。腹裂兆文生,持此徴禍福。偉哉盤庚遷,到此王城築。縱橫數十里,十萬人與畜。忍念繁華地,帝辛不能續。酒池與肉林,君暴多淫欲。新朝說舊朝,記述難具服。從來敗成寇,善惡史難讀。宮殿無人修,宗廟豈能復。廢墟經時劫,泥埋如獸伏。悠悠三千載,甲骨驚眾目。文字賴以存,深研多名宿。器物百年間,出土猶未足。遺址今我來,炎夏天氣酷。巡墓主靈滅,僕骸鬼仍哭。視此徒唏噓,亙古騷魂逐。

    訪少林禪院用柏梁台體

    少室山前火雲高,游人絡繹不畏途。盛名少林盡雄豪。未聽蟬鳴與鳥號,撞鐘聲入醒吾曹。刻苦訓練如軍操,表演未負武僧袍,內修禪定莫慌逃。名利之場似鋒刀,機心算盡計分毫,身在塵俗心在牢,日銷月鑠形神勞。不枉千里來一遭,興致高昂樂陶陶。

    許慎文化園謁漢孝廉許公之墓

    偉哉許公,功在文化;說文解字,千古無亞。以部建首,執簡馭繁;櫽括條理,剖析根源。鈎尋探索,眾心在豫。高山仰止,愚頑其恕。願乞餘膏,光照中華;識古通今,惠及遠遐。

    舊體詩的寫作,要求甚高,以上選的作品,有古體的四言、五言和七言,有近體的七絕,格律各有不同,但最終仍是抒寫性靈,求真求實。希望拋磚引玉,就不避見笑高明了!

    (培僑中學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