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
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在十月十日提出了以「堅定前行、點燃希望」 為題的第二份施政報告, 刻劃了 香港各方面未來一年及以後的發展。 在教育方面, 他認為「政府在教育的開支是對未來發展最有意義的投資」及「 對老師好點」 作為政府內部處理教育事宜的行事準則。
在基礎教育方面, 政府似乎為保留教師的元氣作出了很好的措施,例如過去一年共提供了2200個額外常規教師, 並提出延長因縮班而過剩的中學教師保留期, 並預期未來小一亦因學生人數減少而出現教師過剩, 政府及學校將會一同面對這樣危機, 希望政府能夠妥善就學生人數減少而引起教師過剩的問題,採取積極措施, 例如增加每校班師比例以保留超額教師,以免十多年前的縮班殺校、大傷教師元氣的歷史重演
這次施政報告也在學生的全人發展着墨較多,倒如提出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政府以透過於2019/ 20學年撥出9億元增加「 多元全方位學習津貼」以推行上述措施,即平均每校可獲增加50至60萬以推動人文科學、「STEM」教育、 體藝 德育 及公民教育 等不同課程範疇和進行走出課堂活動。
教師專業發展方面, 政府會於2019/20年度 在公營 中小學 一次性地 全面推行教師職位學位化, 並答應會理順小學校長及副校長的薪酬, 以及改善小學中層管理人手; 並將於每所學校增加一名二級行政主任以減輕教師的行政工作 ,例如招標 、員工招聘,財務管理及校董會秘書等工作。 在幼稚園教育方面提出將會訂立幼師薪級表,這些措施都得到教育界的歡迎。
但在有些方面政府卻較為吝嗇及發展緩慢, 例如在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 方面 只會增加3000萬元來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平均每所學校衹增加二萬元; 初中的中國歷史課程還要等到2020/21年才落實推行;在學校教育心理服務方面將要等到2023/24學年才把教育心理學家的比例增加至1比4到1比6(即1位心理學家要服務4至6所學校), 每人需要服務超過2000名學生,未知是否因培訓這些專業人士需時,有𨶹措施遲遲才能落實。
整體而言, 這份施政報告滿足了教育界的當前需求。
(香港直接資助議會榮譽執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