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佳博士
所謂學習場景不單是指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急速發展的年代,更著重的它是一種外化能力及空間發展文化,一種在資訊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教育文化;也包括在交通發達的今天,城際間的協同機遇。而善用這種文化及機遇而優化及放大學習場景,學校和教育機構需要持續性全面發展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領導;這需要在運營文化中進行系統性變革。只有通過確保教育領導力積極並創新以面向未來,才能實現具前瞻性的變革。
改變舊有或老化的運營文化的關鍵是領導力。領導力致力並建基於組織價值觀、願景、韜略和互動文化等。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組織應對社會挑戰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沒有正確的領導,就不可能改變以創新及發展運營文化。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將新方法和開發結果灌輸為學校或組織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取代舊有或老化的文化會變得困難。故此組織的領導力必須面向未來並加以系統化、全球化及最大化。
由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對人類學習方式的進行及果效的瞭解也大大增加。所以我們必需同時要在學校進行學與教的改革,因為學習者在社會和未來的工作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教學實踐和學校結構並沒有相應地縱向發展。當學習發展至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況出現時,教學和教師很容易成為一種客觀存在和減值。在未來,創新而有效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是在課堂內作出的質與量的變化與學習組織和教師的既有概念有關。實際上,今天教師需要思考應有的最大變化。
試想在開放而自主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協作地構建知識並創建自己的內容和問題。現今學習環境的設計過程應該始于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和學習者互動的範式。同時資訊科技促使學習場境的現代化,無限制空間及多維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的成長、學習和自我指導,並為他們提供了設定自己的目標和評估活動的機會。學習場境中的設備支持學生作為現代信息社會的用家並予以發展,包括計算機,電子產品其他媒體技術和信息網絡的使用,均促進學生的協作活動、自我指導、創造和創新,使下一代成為一個自主並終身的學習者。領導力、全球化、教學法及範式轉移與場景建構,均是通向未來教育的核心方向。
正如通過學習社區之間的學習者和同伴學習之間的互動,以及支持不同類型的交互模型和專業知識的共享。城際間作互動並形成學習圈,今日香港和世界各地、大中華地區,尤其是大灣區等城市交往十分便利,運用優勢互補,也是一種新的教育場景,教育工作者是否也可思考一下如何去把握這些協同的教育機遇呢?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