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特色學校 多元教育

    黃桂玲

    去年的十二月三日至七日,香港直資學校議會舉辦了杭州STEM教育交流考察團,筆者和三十多位來自直資中、小學的校長老師一起渡過了充實的五天交流學習。杭州市是中國高科技及網絡工業發展的先進城市,是創科發展的搖籃地;是山水共兼,風景優美的地方;更是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古城。我們在行程中除參觀了創科高智的單位,也探訪了不少具備特色的中、小學及專科學院,當中不但使我們長知識,也給了大家多元的啟發,實在獲益良多。

    我們到訪過杭州市富陽區東洲中心小學(濮家小學)、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杭州上海世界外語小學、杭州外國語學校及杭州育才中學,並在這些地方進行了觀課、評課和分享交流等活動。在濮家小學中,我們認識了該校的「企業」理念,學校以「陽光校園」為主題,並把學校視為全校師生的家族產業。學校(家族產業)有三場,分別是「陽光工場」、「陽光農場」和「陽光商場」。家族成員(學生)透過STEM課程,在「陽光工場」學習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製作自行設計的手工藝品,甚至是機械人。「陽光農場」包括天台的農場,讓師生種植不同季節的時蔬,並設置污水收集,經處理後再用作灌溉之用。此外是球場旁的「豬寶堡」飼養了八頭「金華豬」,學校師生或家長除了需要定時餵飼「寶寶」外,還需要替「寶寶」洗澡和清潔住所。學校把工場的製成品和農場產出在校內的「陽光商場」售賣,讓學生體驗營商管理。在上述的學習活動中,學校把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環保、科技、工程、資訊科技、商業和藝術等融合在隱藏課程中,使不同級别的學生從體驗中建構知識,並且幫助學生培養溝通、解難、協作、策劃等各方面共通能力。

    當日參觀後,隨即在濮小舉行兩地《學校改進與課程建設》硏討會,席上有來自多間杭州市小學的校長,他們都介紹了個別學校的特色課程,總之各有心思,都是能夠為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經歷,實在值得借鑑。

    配合時代的急速發展和不同學生的需要,教育應該多元化,學校應有其特色。香港直資學校計劃推行近二十年,學校都能按著其辦學理念,運用下同的資源而建立其特色,為家長及學生提供不同的選擇,豐富了香港的教育。筆者服務的學校經過十五年的努力,在課程規劃及內容上實踐了三環架構一主要學習領域、單元課及延伸學習互相配合的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廣闊而均衡的學習經歷;而學校亦特顯了愉快有效學習和全人教育的亮點。教育需要與時並進,學校需要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我們的下一代就能享受優質的教育。

    (作者為港大同學會小學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