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蓮
直資學校較官津學校有較多的彈性,如:校網無限制,可以全港收生;向家長徵收學費;靈活運用資源,增設學校的硬件和招聘人手;自行決定教學語言和課程等。在眾多靈活性中,善用課程彈性最能帶出正面的教學成效。
以本校為例,學校提供給同學的是一個平衡和廣闊的課程,且能提供多元學習渠道,使學生可循適合她們的路徑升學和擇業。本校所有中一、二同學的學習,基本上以香港特區課程發展議會頒布初中課程為主,在中三和中四時,學校將英國國際普通教育文憑(IGCSE)課程融入香港中三、四課程,並安排所有同學在中四那年的五、六月應考IGCSE考試,由八科至十三科不等,代替校內期終考試的成績。
多年試行結果,同學一般成績卓越。以2017年8月IGCSE成績為例,學生考獲13A*有1人,12A*有3人,11A*有3人,10A*有9人,9A*有17人,8A*有19人,7A*有25人,6A*有17人,5A*有23人,4A*有21人;而在190名同學中,考獲4A*或以上的有138人,卽平均每人摘5.7 A*;摘A*率高達56.9%,A*-A率則達79.7%, A*-C率則達98.3%。這些卓越的IGCSE總成績,相信與全世界各校比較,我們的同學的總體表現,必可以排在前列呢。
在中五和中六時,學校開辦兩個課程:中學文憑試(DSE)和英國高級程度會考課程(IAL或GCE A-level),以前者為主(四班),後者為輔(兩班)。本校在『其他學習經歷』課時中,除了安排數十個多元學習課程,如刺繡、廚藝、粤劇、虛擬法庭、學科學術研究、海外學習探訪,和STEM及電腦專題硏習等外,更引入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課程和本地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課程。
在這些課時內,學生可以於中三一年內完成BTEC課程的Level 2,有興趣繼續BTEC Level3(相當於高補程度)學習的,一般學生可在中五學年完成課程;同樣地,學校鼓勵同學在中四和中五兩年內參與本港先導的應用學習課程,以強化學生的應用實務知識的能力。這樣,我們每位同學於完成中五時都可獲得英國BTEC或香港DSE應用學習的資歷,好使她們在中六時專心學習,考好香港文憑試或英國國際高考考試,進入心儀的學院。
在這多元課程薫陶下,同學可循多元學習途徑升學,根據2017年本校紀錄,中六學生升讀大學的比率達95%:入讀港大的佔34.2%(52人);入讀中大的佔14.5%(22人);入讀科大的佔5.3%(8人);入讀城大的佔7.9%(12人);入讀理大的佔3.9%(6人);入讀其他本地大學的佔8.6%(13人);而有20.4%同學(31人)到海外升學,就讀學府包括牛津、倫敦帝國學院、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等世界頂尖名校。
直資學校的課程彈性使我校可以推廣多元化課程,因應學生的個別需要,令她們可循適合她們的途徑升學和擇業,發揮她們所長,使每位同學都能貢獻社會。所以,我相信直資學校的課程彈性能帶給學校正面的教學成效,提升香港特區整體的教育效能。
(作者為聖保祿學校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