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直資人語

己亥春聯與詠豕詩

    招祥麒

    我習慣在農曆新年撰寫春聯,在學校的楹柱和家門張貼;今年也不例外,我以「己亥」二字嵌入寫成一副「鶴頂格」的對聯,聯曰:「己土居中新籌繼勝;亥年算永益壽延禧」。「己」,在五行中屬「土」,五行相生之順序為「木火土金水」,「土」處「中央」位置;居中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ad More »己亥春聯與詠豕詩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譚張潔凝

      (續上文)自制力要從小培養。堅強的意志不能靠衝動,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培養。平常的學習、工作、處事、待人等種種繁瑣小事都是鍛鍊意志的好機會。放學回家不馬上做功課,拖拖拉拉;一覺醒來明明返學時間已到卻還是賴床不起;做事不是馬上行動,說幹就幹,在日常種種小考驗面前總是疲疲沓沓,未戰先敗,怕苦畏難,逐漸養成軟弱認輸的性格,甚至愛找藉口、委過於人,長大後到社會工作,面對的困難和責任,這種性格能承擔嗎?恐怕對個人、對家庭都沒有好處。

      Read More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培養年青人科學素養

        陳偉佳

        隨着資訊科技蓬勃發展,STEM(科學 Science 、科技 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成為全球教育發展大趨勢,裝備新一代應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挑戰和機遇。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現正推行的「教育2030」大型國際計劃,其中特別指出計算素養、數碼素養及大數據素養是未來世代應有的基本素養,故此推行科學教育絕對是刻不容緩。

        Read More »培養年青人科學素養

        在香港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黃金蓮

          聯合國分別於1998年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會議及2002年約翰尼斯堡地球高峰會中,確認教育是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方向,並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訂立了教育願景——「讓所有人更了解自身面對的各種世界性問題如何影響下一代,如貧窮、過度消費、環境破壞、城市衰落、人口增長、衛生、衝突及人權等,讓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複雜性和關係」。

          Read More »在香港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參觀深圳華為有感

            林建華博士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政府扣押待查及引渡往美國受審, 事件被視為對華為的打擊及拖慢中國科技發展的陰謀, 這事件已引起中加兩國外交及政治風波, 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2025中國製造發展策略的一項打擊。 回想早前有機會前往深圳坂田華為「企業業務行業解決方案展覽廳 」及企業園區參觀時所始料不及的, 参觀活動由華為香港企業業務部安排,參觀過程中讓我們大開眼界。

            Read More »參觀深圳華為有感

            談資訊素養教育

              徐區懿華

              文字訊息的可信性

              聖誕假期前,各大報章報導,非洲豬瘟傳到珠海,有豬隻受感染並死亡。經查看各報章報導,確認可信性高,遂轉發家人提醒他們留意。老媽回了我一句:「是真消息嗎?」我心樂透了,她懂得過濾收到的消息。事實上我亦無法百份百確定訊息是否可信,只能把各報章的報導轉給她。但報章誤報以致謠言傳播,也不是從未發生的情況。

              Read More »談資訊素養教育

              道德勇氣

                鄭建德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慨歎說:「我感到好奇:身體的勇氣應該在世界上很普遍,而道德勇氣卻如此的罕見。」當我在媒體上看到年青人在做極限運動,飛簷走壁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身體上的勇氣;可是當我看見他們在做道德抉擇時噤聲,又或是隨夥,則驚訝馬克吐溫的觀察是如此真實。

                Read More »道德勇氣

                憑詩寄意

                  招祥麒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經歷最久、遺存最豐富的寶庫之一,位處東西交匯的樞紐,也是重要的佛教聖地。聞名世界的莫高窟經歷了十個朝代的發展,構織成一部跨越千多年的浩大史詩!

                  Read More »憑詩寄意

                  淺談創建未來的學習場境

                    陳偉佳博士

                    所謂學習場景不單是指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急速發展的年代,更著重的它是一種外化能力及空間發展文化,一種在資訊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教育文化;也包括在交通發達的今天,城際間的協同機遇。而善用這種文化及機遇而優化及放大學習場景,學校和教育機構需要持續性全面發展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領導;這需要在運營文化中進行系統性變革。只有通過確保教育領導力積極並創新以面向未來,才能實現具前瞻性的變革。

                    Read More »淺談創建未來的學習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