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升中派位 應「以終為始」
徐區懿華
上周教育局於中學學位分配組會議上提出調整「升中派位安排」,以回應家長希望「預早知悉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結果」的訴求。筆者閱畢近日大部份傳媒的報導,除了一些早已知悉有關安排的議會及家長代表,其他校長及一般家長大多都對有關建議有保留。如果這個建議是絕佳的選擇,相信不會有這麼多分歧的擔心及回響。
Read More »調整升中派位 應「以終為始」徐區懿華
上周教育局於中學學位分配組會議上提出調整「升中派位安排」,以回應家長希望「預早知悉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結果」的訴求。筆者閱畢近日大部份傳媒的報導,除了一些早已知悉有關安排的議會及家長代表,其他校長及一般家長大多都對有關建議有保留。如果這個建議是絕佳的選擇,相信不會有這麼多分歧的擔心及回響。
Read More »調整升中派位 應「以終為始」徐區懿華
水浸書包事件
家欣和美婷的坐位非常靠近,二人非常要好,出雙入對。近日卻因小事吵了大架,互不瞅睬。美婷一想起家欣哪副冰冷的嘴臉,便會無明火起。為了洩憤,小息時趁着家欣不在座位時,把一瓶水倒進家欣的書包裡。家欣非常憤怒,把美婷的書簿文具全掃跌在地上,並去跟老師報告。
Read More »校園欺凌徐區懿華
昨晚看了一齣電影,〈Alexander and the Terrible, Horrible, NO GOOD, VERY BAD DAY〉。 故事中的訊息,直說到我的心砍。故事講述一個孩子,哥哥家姐各自忙,父母於老四出生後也忙過不停,令他備受忽略, 在學習及與同學關係中遇上不快的事情,沒有人理解他。劇中的太太剛好事業起飛,在工作和家庭中顧此失彼;父親則是名太空科技博士卻失業,見工面試都要帶着幼兒。
Read More »現代父母多辛酸 互相體諒創三贏徐區懿華
近幾年,每逢二三月的時候,社會上總吵吵鬧鬧,爭議TSA / BCA應否繼續考下去。
支持的一方主要是看到學生學習的需要,愈是家庭支援較弱的學生,愈需要有質量的教育系統去輔助學生學習及成長。透過「基本能力評估」獲得有關數據,有助作出針對性的措施,減少盲目操練,騰出空間讓學生作有意義的學習。是故不少學校,均認同毋須爭議,亦不會以不斷操練的方式去「幫助學生準備應試」。甚至有權不參加有關評估的私立學校,自願參與者多年來亦大有人在,亦是希望獲得客觀數據以檢視自我效能。
Read More »大數據時代——數據驅動教學優化及創新徐區懿華
一位從美國首次來港的學者,透過認識多年的朋友聯絡上我,照顧一下。作東道主邀她共晉晚飯,才知她和她所屬的團體獲提名角逐「一丹獎」(Yidan Prize)。雖未能得獎,亦獲邀出席參加頒獎禮。
Read More »「成長型心態」與「反TSA浪潮」徐區懿華
約十天前,公營學校四會召開記者招待會,為公營小學爭取更合理的薪酬及人事編制。當天大多數傳媒未能掌握重點,報導時集中於「百多位小學校長要求增薪」,致令公眾產生疑問「為何校長們放着許多事情不做,要拋頭露面為自己福祉發聲?」更有人問我為何不受影響的直資學校校長們也跑出來支持是次記招。
Read More »為何要支持公營小學爭取更合理的薪酬及人事編制?Science 科學 Ÿ Technology 科技 Ÿ Engineering 工程 Ÿ Art 美術 ŸMathematics 數學
徐區懿華
近年創科教育興起,校園內外五花八門的課程相繼出現:無人駕駛機、機械人操控、程式編寫、生物科技、3D打印、電子積木等等。事實上,過往小學教師受訓時有關訓練並不多。個別學校老師有科學或數學背景或對科研甚有興趣,才有更充足的準備度去發展有關項目。但也有不少學校缺乏相關方面專門人員,對如何起步感到不知從何入手。部份家長有的熱衷於盡快讓子女趕上大趨勢,但對科技望而卻步者亦大有人在。
Read More »創科教育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