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直資人語、盧偉成

從中華文化看「通識」

    盧偉成

    按字面解釋,「通識」一詞,有兩層意思:一是「識」,二是「通」。

    「識」,即是充分了解──不是一知半解,不是道聽塗說,不人云亦云。「通」,即是看得通透,看清全局,看見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係、互動和發展──而非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

    Read More »從中華文化看「通識」

    德育及公民教育

      盧偉成

              教育局提出學校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時,應首要培育學生的「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關愛」和「誠信」共七項價值觀。筆者十分重視中華文化,因此,在建構「德育及公民教育」之校本課程時,引入合適之中華文言古訓來闡述各項價值觀。

      Read More »德育及公民教育

      功課的意義

        盧偉成

        每談到功課,便聯想起「抄寫」、「沒趣」和「疲累」──難怪這麼多家長如此反對學校給予孩子功課。

        然而,有過百項學術研究指出,功課的確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學習。

        Read More »功課的意義

        價值教育一隅

          盧偉成校長

          教育局最近率領一眾校長及老師到東京出席「價值觀教育學習交流」活動。雖然筆者無緣赴日取經,但引發起筆者分享自己如何把中華文化滲透在價值教育中。

          Read More »價值教育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