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孩子做了足夠的準備嗎?
羅慶琮
上世紀末,很多教育家指出:我們的學生將會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後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改革對他們的教育,使學生有所準備。進入二十一世紀差不多二十年了,不論從宏觀世界出現的黑天鵝、灰犀牛,到現實生活的職場變化人際關係,都反映出當年預見不虛,我個人認為,即使在教育制度上沒有重大的改革,為了孩子,我們也可以在學校生態上做點工作。
Read More »我們為孩子做了足夠的準備嗎?羅慶琮
上世紀末,很多教育家指出:我們的學生將會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後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改革對他們的教育,使學生有所準備。進入二十一世紀差不多二十年了,不論從宏觀世界出現的黑天鵝、灰犀牛,到現實生活的職場變化人際關係,都反映出當年預見不虛,我個人認為,即使在教育制度上沒有重大的改革,為了孩子,我們也可以在學校生態上做點工作。
Read More »我們為孩子做了足夠的準備嗎?羅慶琮
孩子長大過程中,做父母的最頭痛的其中一項,就是為子女找學校。家長往往覺得過程中,他們是被動的,學校是主動的,子女的前途取決於他們能否進入心儀的學校,而所謂心儀的學校是公眾一般認可的名校。
Read More »父母為子女覓校羅慶琮
作為老師,最艱辛的工作也許是批改作業。粵語片時代,老師的形象是挑燈夜改,勞累以致捱出肺癆。然而,我初進教育系時,我的教授曾經對我們説,傳統的批改作業對學生幫助不大,是效果最低的工作。可不是嗎?我一生以來,從不細看老師的批改,最討厭的作業是謄文。中學時候,有一位很勤力的英文老師,把我的英文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我非常憤怒,覺得他非常不尊重我的創作。
Read More »批改作業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