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直資人語、譚張潔凝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譚張潔凝

    (續上文)自制力要從小培養。堅強的意志不能靠衝動,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培養。平常的學習、工作、處事、待人等種種繁瑣小事都是鍛鍊意志的好機會。放學回家不馬上做功課,拖拖拉拉;一覺醒來明明返學時間已到卻還是賴床不起;做事不是馬上行動,說幹就幹,在日常種種小考驗面前總是疲疲沓沓,未戰先敗,怕苦畏難,逐漸養成軟弱認輸的性格,甚至愛找藉口、委過於人,長大後到社會工作,面對的困難和責任,這種性格能承擔嗎?恐怕對個人、對家庭都沒有好處。

    Read More »談談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之二

    不可推卸的責任

      譚張潔凝

      饒宗頤文化館正舉辦一項名為「繽紛有禮」的活動。筆者那天剛好遇到兩批小學生在參觀,發現:年齡相若的孩子,行動舉止可以異若天淵;同樣是參觀,有效程度可以迥然有別;同樣是老師,學生對待她們的態度竟會如此不同。眼前景象,說明參觀學習是否有效,真的要看學生能否遵守禮儀規矩,深刻感到學校教育必須包含「禮」的文化。

      Read More »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面教育」夠正面嗎?(下)

        譚張潔凝  

        一些新聞報道反映現今青少年思維負面、邏輯簡單,稍有不順意便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輕者如隨便爆粗、「有無搞錯」常掛嘴邊,滿胸忿怨,怨天尤人,嚴重的更會把寶貴的生命也輕易放棄。人們不禁會問:近年學校這麼重視推行正面教育,為什麼年輕人的思維與行為為何和我們的期望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Read More »「正面教育」夠正面嗎?(下)

        「正面教育」夠正面嗎?(上)

          譚張潔凝

          2001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在報告書提出學生學習的四個關鍵項目,第一個項目是「德育及公民教育」,開宗明義地提出課程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和培養積極的態度」;課程架構在2008年作了修訂,期望學生能有「堅毅」、「關愛」、「誠信」等素質去「持守正面的價值觀」;2014年,基礎教育課程提出須聚焦、深化、持續,須從知、情、行三個層面去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心目標仍然是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Read More »「正面教育」夠正面嗎?(上)

          學校的功能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下)

            譚張潔凝

            最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學生為了應試而被逼溫習,臨急抱佛腳,卻不知為何努力,不求自己吸收多少學問,只是為了「過骨」(Pass),視讀書為苦事,考試一過便「不堪回首」,甚至一出考場便把書本筆記掉到垃圾桶,以示洩憤,或者對考卷上某些題型字句胡亂批評一番,盡量把考不好的責任諉過於人,總之,責任距離自己越遠越好。試問,我們怎能冀望這些學生會有終身學習的動機,並且會通過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

            Read More »學校的功能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