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創造教育新常態
鄭建德
特區政府希望投資教育,投資未來,推出一連串政策,投放額外資源,以優化學校教育。細看資源投放的目標,無論在人事(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一校一行政主任、一校兩社工)、學校硬件和軟件配置(優質教育基金專項撥款計劃),以至學校活動上(全方位學習津貼、中學IT創新實驗室),對直資學校來說,都不是甚麼新事物;直資學校在資源彈性運用的原則下,早已按校情把資源投放在這些目標上。換言之,直資學校是在創造著教育服務的新常態。
Read More »直資學校創造教育新常態鄭建德
特區政府希望投資教育,投資未來,推出一連串政策,投放額外資源,以優化學校教育。細看資源投放的目標,無論在人事(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一校一行政主任、一校兩社工)、學校硬件和軟件配置(優質教育基金專項撥款計劃),以至學校活動上(全方位學習津貼、中學IT創新實驗室),對直資學校來說,都不是甚麼新事物;直資學校在資源彈性運用的原則下,早已按校情把資源投放在這些目標上。換言之,直資學校是在創造著教育服務的新常態。
Read More »直資學校創造教育新常態鄭建德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慨歎說:「我感到好奇:身體的勇氣應該在世界上很普遍,而道德勇氣卻如此的罕見。」當我在媒體上看到年青人在做極限運動,飛簷走壁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身體上的勇氣;可是當我看見他們在做道德抉擇時噤聲,又或是隨夥,則驚訝馬克吐溫的觀察是如此真實。
Read More »道德勇氣鄭建德
最近參加了中文大學校友會的一個活動,為教育學院應屆畢業生進行模擬面試,過程勾起我很多回憶。原來屈指一算我已進入教育行業三十年,當中甜酸苦辣百般滋味,但我若從頭再選仍會選擇教師的工作,也願學弟學妹們像我一樣愛上這育人的工作。
Read More »寫給年青的教師鄭建德
社會對少年人總有些附帶的形容,例如「年少無知」,又或是「少年輕狂」,當然這都是成年人的偏見,但少年人也得問這偏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在聖經中偉大使徒保羅對他的徒兒提摩太的教訓中有一句:「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教導當然有它的宗教意義,但借用來提醒現代的少年人,相信也很管用。
Read More »孩子們,你可表現得成熟一點的鄭建德
今天在校園裡學習的莘莘學子,也就是社會未來的領袖。校園裡有各種各樣的學會組織,讓學生發揮領導才能。然而我們所注重栽培的,是學生們的領導技巧、辦事能力,抑或領袖素質?古今中外,很多國家元首或社會領袖曾叱咤一時,卻因隱瞞事情,或是行賄斂財而導致誠信破產,黯然下台,甚至鎯鐺入獄。
Read More »領袖素質——誠信鄭建德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都在進行規模或大或小的教育改革,香港也不例外;從學制到課程,以致考評模式,都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為的是要回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人才,究竟需要學習和培養哪些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可是,在芸芸改革中忽略了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課堂教學的改革。若教師仍以單向教學為主,老師講,學生聽、抄、背,囫圇吞棗,然後在考試時機械地默寫一遍;這樣的課堂教學怎有可能培養靈活、創新,能將已有知識應用在新問題上的二十一世紀青年人才?故此,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正道。
Read More »逆流而上-推動自主學習之路鄭建德
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一行三十多位校長和老師本月初到芬蘭考察教育,走訪了九所學校,聽取了三個專題報告,再經過密集的反思、分享、交流,收穫甚豐。誠然芬蘭與香港文化差異甚大,別人成功的經驗未必能照辦,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縱未能照辦,也可以借鑒。
Read More »借鑒芬蘭的教育